大國的揚帆遠航,離不開掌舵者;民族的復興征程,更需要領路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情深似海、厚望如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4次親臨山東視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山東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山東迎來了發展質量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十年。9月5日起,大眾日報推出“領航中國·調研山東看變化”大型全媒體主題報道,展現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生動實踐,激勵全省黨員干部群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今天刊發第九組報道《做好三篇文章 邁向海洋強省》——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陸海統籌向海圖強
做好三篇文章 邁向海洋強省
□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 李振
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
山東依海而立,因海而興,海岸線3500多公里,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毗鄰海域面積近16萬平方公里,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海洋發展寄予厚望。2018年3月8日,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同年6月,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
山東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陸海統籌、向海圖強,持續做好“港口、產業、生態”三篇文章。海洋生產總值十年增長66.1%,達到1.49萬億元;海洋生物醫藥等6個產業增加值全國第一;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占全國近4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92.3%,海洋資源優勢正在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走出了“科技引領、陸海統籌、改革推動、合作共贏、人海和諧”的海洋強省建設路徑。
港口整合成效顯著
10月的山東省港口集團日照港碼頭一派繁忙景象:距地面40多米的遠控岸橋從碼頭上精準地抓取集裝箱,平穩放置在貨船上;無人集卡駕駛室里空無一人,方向盤自動調整方向往來穿梭……
這里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人集卡采用北斗導航,能夠精準確定車輛位置。車身安裝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確保車輛運行軌跡準確無誤,提高了作業效率和作業安全。”山東省港口集團日照港集發公司IT部經理徐冠男,指著地面上一道清晰的車輪印告訴記者。
港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作為沿海港口大省,山東的港口資源豐富且具有較強比較優勢。山東緊緊扭住“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這一重點任務,大力推進一體化改革、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等舉措,全面釋放港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2019年8月,山東省港口集團成立,青島、煙臺、日照、威海、濰坊、東營、濱州7個市的港口,握指成拳融為一家人,形成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
港口不僅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重要支撐。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之初,便啟動了港口從裝卸港向物流港、貿易港、金融港的轉型升級。“山東港口原有各大港口的樞紐功能得到了重塑和增強,金融、貿易、航運、港產城融合等新業務迸發活力,更好地發揮港口在經濟發展當中引領和帶動的作用,成為全省經濟澎湃發展的‘藍色引擎’。”山東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說。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港口集團新興業務收入占比達到74.7%。
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4億噸,位居全國第一位。山東正以港口為支點,與世界各地一起共建開放包容、具體務實、互利共贏的藍色伙伴關系,增進海洋福祉,共享藍色空間。
海洋科技能力持續增強
在距離煙臺市萊山區漁人碼頭約2公里的大海中,“耕海一號”海洋牧場如一朵“海上花”綻放在海面。
在山東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楊金鐸的引導下,記者登上平臺——3個直徑40米的圓形網箱形成“花瓣”,每個網箱養殖體積約1萬立方米;“花心”處設有多功能廳,游客可以在此垂釣休閑。“在這里,數字化發揮大作用。自動投餌機實現魚類的自動投喂,水下的監測機器人則能夠隨時監測水下的環境,了解魚兒的狀態。”楊金鐸說。平臺上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設備基本滿足日常用電需求,污水處理設備讓生活污水零排放。
“中集利用在海工裝備方面的優勢,發展深海漁業裝備的同時積極探索海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備。目前,海洋牧場平臺與光伏、風電協同的技術已經成熟。”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劉富祥介紹,在這里,一二三產業正在深度融合。
山東將現代海洋產業作為全省“十強”產業之一,全力推進海洋產業進一步優化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海洋服務業加快發展,海洋產業鏈邁向全國價值鏈中高端。
“2021年,山東的海洋漁業、海洋鹽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海洋礦業6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增至59個,超過全國總數的1/3。”山東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介紹。
現代海洋產業崛起的背后,是科技創新的強勁支撐。山東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強化海洋科技創新引領能力,開放、協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健全,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部分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大跨越。《2021年國家海洋創新指數》顯示,在全國11個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山東區域海洋創新指數位于全國第一梯次。
人海和諧美麗海洋加快構建
秋天是屬于翅堿蓬的季節。10月的東營市墾利區的海邊,紅艷艷的翅堿蓬漫天鋪展,不時會有海鳥穿梭其間。
“原來灘涂上翅堿蓬有所退化,灘涂裸露。現在從永豐河入海口一直向北到墾東咸水溝入海口,通過實施必要的潮溝疏通,開展微地形改造,補充翅堿蓬等本土植被種源,大大加快了濱海生態系統自我修復進程。”墾利區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子軍是這片海岸“變身秀”的見證者。
近年來,山東把海洋生態文明納入海洋開發總體布局,以全面落實“灣長制”為平臺,以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為抓手,創新陸海綜合治理機制,統籌推動陸源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海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2.3%,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效果顯現,整治修復濱海濕地4675公頃和岸線62.82公里,分別完成任務目標的123.0%、285.5%。黃河口、萊州灣、廟島群島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整體呈改善趨勢,各類海洋保護區優良水質面積顯著增加。
海岸綠起來,海洋生態好起來,海洋開始顯露出“藍碳”的巨大價值。今年5月,全國首單海洋碳匯指數保險在山東落地,榮成楮島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威給100畝海草床上了保險。6月,在威海市文登區澤庫鎮和乳山市海陽所鎮兩片海域上,共計800畝牡蠣投保了全國首單漁業碳匯指數保險。
《山東省“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走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領先、海洋環境優美、海洋治理高效的現代化海洋強省之路。乘著經略海洋的東風,山東正以海洋強省建設的實際成效,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貢獻。
■專家談
在海洋強國新征程上立新功
□ 吳立新
科技創新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驅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更加注重經略海洋,把海洋開發這篇大文章做好,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山東是我國工業體系最完整的海洋經濟強省,在海洋經濟強國建設中承擔著重要使命。當前,我國的海洋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海洋科技各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逐步減小,正在從跟跑到并跑、領跑轉換。山東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爭當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進入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的新形勢對山東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使命,提供了新機遇。期待山東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海洋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上立新功。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