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1月11日訊 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王文雙的診室里,問診溝通往往是從一個個生動的比喻開始的。子宮是“饅頭”,子宮肌瘤是饅頭里包裹的核桃或棗核,而子宮腺肌病則好似饅頭里包了糖。少了些枯燥的醫學術語,多了點推己及人的共情力,診室里頓時有了溫度。
這也和王文雙給人的印象一致。始終溫暖而堅定的她,既有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守護患者健康的能力,又有始終把患者需要放在首位的仁心。以技術打底,用愛護航,王文雙和團隊一直是患者貼心的健康守門人。
以新迎新,實力為腫瘤患者護航
永遠無法提前預知患者的需求,只能以最飽滿的狀態和始終精進的診療技術迎接每一次的挑戰,是所有醫生的常態。對王文雙而言,這點尤甚。
2022年8月18日,煙臺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正式啟用,王文雙全程參與了籌建萊山院區婦科的工作。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萊山院區婦科有了長足的進步,開放床位由29張到46張,從兩個醫療組到三個醫療組并駕齊驅,不僅可以提供婦科各種良惡性疾病的診治,婦科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宮腔鏡手術也能熟練完成。此外,兩大院區實行同質化管理,也為患者提供切實可靠的診療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科室和團隊是新的,但技術水平和實力同樣有保障。”負責萊山院區婦科病區日常工作以來,王文雙和團隊迎難而上,用精湛的技術實力為患者護航。正是一臺又一臺手術的積累,為她在患者圈里攢下了良好的口碑。
原本只有食指粗細的靜脈血管里,卻長出了直徑達6厘米的肌瘤。這一罕見的子宮血管內平滑肌瘤病例,就發生在51歲的陳女士身上。肌瘤緊挨子宮“生根發芽”,極具穿透性,從右側卵巢靜脈“逆流而上”,長到右腎靜脈,又延伸至下腔靜脈肝后段。若任由其發展,下一步肌瘤便會直侵心房,危及患者生命,必須及時予以手術切除。這樣的臨床病例不僅罕見,且手術難度與風險巨大。關鍵時刻,王文雙沒有退縮。她帶領萊山院區婦科團隊,經過多次深入討論,最終制定出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在心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護理團隊的通力協作下,他們最終為患者切下25厘米×20厘米×18厘米大小的腫瘤,并順利將直徑達6厘米的子宮血管內肌瘤完整牽拉取出,成功為陳女士解除了血管內的這顆“不定時炸彈”。
有勇氣帶領年輕的婦科團隊不斷迎接新的挑戰,是王文雙給患者的承諾,也是她對自己的要求。與此同時,團隊齊心協力的默契配合也給了她不斷前進的底氣。不疾不徐,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團隊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王文雙希望能帶領團隊穩扎穩打,給患者更好的守護。
精準施治,把選擇權交還給患者
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到診療的全過程,對王文雙而言,并不是一句空話。
最直接的表現是,如果一定要在因病施治和因人施治中做選擇,王文雙的選擇一定會是人,而不是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病情進展明白地告訴患者和家屬,結合所學的醫學知識給出建議,但將最終的選擇權交給患者,是她從醫21年來始終不變的堅守。
這樣的堅守,無形間為很多患者留住了希望。29歲的李女士因月經不規律并出現陰道流血入院接受檢查,最終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癌。考慮到李女士的生育需求,王文雙沒有選擇常規治療方案,征得家屬的同意后,她和團隊果斷為其采取了保留子宮、卵巢和輸卵管的手術方式,并在手術前為其做了充分的生育力保護措施,術后李女士恢復情況良好。一年后,李女士順利實現了媽媽夢,如今病情穩定,家庭十分幸福。
但結合最新臨床指南和診療規范以及實際情況,邀請患者和家屬參與溝通協商,共同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并不意味著做“甩手掌柜”。作為掌握醫療技術的專業人士,王文雙和團隊也有為患者兜底的實力與勇氣。
62歲的黃女士在每年的例行體檢中發現了盆腔巨大包塊,根據臨床癥狀,王文雙初步判斷其為惡性腫瘤。因腫瘤長在腹膜后,位置較深,又與周圍血管、神經和腸管、輸尿管等器官相鄰,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術中大出血,后果不堪設想。危急時刻,王文雙沒有多想,她和團隊緊密配合,小心翼翼地進行腫瘤的剝除和血管、組織的縫合、重建等,術中,僅通過4個小孔、出血量不足100毫升,他們就順利為黃女士完成了手術。“患者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我們多努力一分,患者就會多一分希望。”王文雙的出發點很簡單,但也正是這份赤誠與無私,讓患者和家屬徹底記住了她。
既能為患者“量體裁衣”,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又能在關鍵時刻守住健康底線,做好靠譜的健康守門人,王文雙很珍惜與患者及家屬并肩戰斗的每一次機會。這樣雙向奔赴的攜手同行,也給了她和團隊足夠的前進動力。
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做健康守護者
心之所向,情之所系。很多時候,王文雙對患者的關注也會“愛屋及烏”轉移到家屬身上,而正是這個習慣,曾讓她成功為生命“續航”。
2017年10月的一天,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檢查室門前,突然傳來重重的倒地聲。當時正在看門診的王文雙一個箭步沖出診室,發現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倒在地上,旁邊還有一攤血漬。“當時人已經沒了心跳和脈搏,臉上左側眉弓上方有一道3—4厘米的傷口。”王文雙回憶說,來不及多想,她一邊為女子進行心肺復蘇,一邊讓護士趕緊處理傷口并聯系急診科。就這樣持續按壓了一分鐘左右,女子的心跳和脈搏慢慢恢復,隨后逐漸恢復了意識。見狀,王文雙才長舒了一口氣,重新回到診室內工作。事后,王文雙才知道暈倒的女子是來醫院看望剛做完手術的妹妹,但這件事她再也沒主動跟人提過。
心里始終裝著患者,也讓王文雙有了自己的“特質”。在臨床一線呆得時間越久,王文雙的“強迫癥”似乎越多。手術前后,她會反復核對患者的檢查和檢驗結果,進一步排除手術風險和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每天臨下班前,她也總習慣到病房轉轉,——查房后才能放心離開。
更多時候,她還會把這種“強迫癥”帶上手術臺,反復確認手術中的每個細節,直到做到“完美”才肯罷休。“醫生是個良心活,必須把每臺手術當成藝術品來做、把患者真正當成自家人,才能真正干好這份工作。”即使下班回家,王文雙也習慣性地在腦子里復盤當天手術的所有步驟,以此來查漏補缺。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王文雙看來,為患者健康護航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唯有俯下身子深耕,不斷提升診療技術,并保持從醫的初心,才能真正守護好廣大女性的健康。
專家簡介:
王文雙,煙臺毓璜頂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山東省醫師協會腹腔鏡醫師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學術發展學組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婦科創新技術與發展分會常務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分會青委會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分會卵巢癌學組委員、山東省衛生保健協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疾病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婦科腫瘤學組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曾于北京協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院和英國倫敦帝國理工附屬醫院進修學習。熟練掌握婦科各種常規手術的操作和婦科惡性腫瘤的規范化診治。擅長婦科腹腔鏡和宮腔鏡手術,可熟練完成外陰癌手術、開腹及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全面分期術、宮頸癌根治術、卵巢惡性腫瘤全面分期術、卵巢腫瘤細胞減滅術等。擅長機器人手術。科研方面曾主持和參與多項科研項目。近年來,作為第一作者開展科研課題兩項,主編著作兩部,參編著作一部,參編譯著一部。發表專業論文10余篇,其中SCI收錄7篇。獲國家實用新型技術專利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