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0月24日訊(記者 王競男 相德蕊 攝影 李剛)近年來,煙臺市立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積極落實各項防汛備汛措施,扎實開展防汛應急準備工作。10月24日,在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關于“2024年防汛救災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煙臺市應急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洪堅針對多次發生的局部洪澇災害,具體介紹了煙臺在應急救援方面的突出做法。
一是統籌資源,健全應急救援體系。大力提升市消防救援支隊綜合救援能力,籌措500余萬元購置防汛搶險、抗震救援裝備器材,實現從單一滅火向多災種救援快速轉型。整合轄區內水利、城管、地質礦山、交通運輸、海事等14支專業救援隊伍,藍天救援、強軍應急等4支社會救援力量,協調煙臺警備區落實970名兵力,建立聯調聯戰機制。同時,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落實分級培訓制度,提升基層災害信息員業務能力,提高災情報送水平。目前共建成市縣兩級230多支應急救援隊伍、人員1.6萬名,初步形成了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龍頭、專業隊伍為骨干、駐軍和武警為尖兵、社會力量為輔助,空、海、地一體化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
二是強化投入,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煙臺不斷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建立極端天氣過程熔斷機制,制定基于重大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的停工、停業、停學、停運、停產機制,實現氣象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健全關鍵時段黨政主要負責人在指揮部坐鎮指揮,分管負責人深入現場靠前指揮的制度。建立綜合應急指揮平臺,構建國家、省、市、縣、鄉五級縱向指揮和部門間橫向互動的視頻通信網絡,整合公安等部門的15萬路實時監測信息,融入應急指揮車、單兵通訊等無線傳輸系統,實現對全市2033處風險隱患點位全天候、多場景風險監控,做到災害風險預判評估、應急資源智能調配、應急處置一張圖聯動。制定《基層常備防汛物資儲備定額標準》,明確細化物資儲備目錄、種類和數量,建立健全儲備調用機制;截至目前,全市共儲備各類搶險物料、設備和救災物資23萬件,價值3.25億元。
三是多措并舉,提升應急處置水平。市縣兩級防指、行業主管部門結合“萬人大講堂”、系統業務培訓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新上任基層防汛責任人、巡查人員和防汛隊伍風險識別、災害應對和應急處突能力。組織各級防汛專業隊伍開展不設預案、不設腳本的應急拉動,按照實戰場景,科學布設指揮車、布控球,有序開展無人機水上救援、應急排澇等搶險工作,提升各類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組織煙臺市四支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技能省級比武競賽,榮獲一項團體二等獎,三項團體三等獎,12名專業隊員獲得個人獎項。通過以賽代練,不斷打磨配合,提高隊伍應急處置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各類防汛培訓659場次,培訓人員6.65萬余人;組織各類防汛演練810次,參加人員3.63余萬人。
入汛以來,市應急局按照部門職責,扎實開展防汛工作,重點對礦山、忌水危化品、高溫熔融金屬等領域開展隱患排查,礦山領域,要求礦山企業嚴格執行暴雨停產撤人制度,強化對尾礦庫的雨前檢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安排專人在強降雨期間對全市礦山停產撤人情況進行不間斷調度,利用人員定位、視頻監控對礦山實施停產撤人情況進行確認。6月份以來,全市非煤礦山累計停產撤人192家/次,撤人8322人/次。其中,地下礦山98家/次、撤人7710人/次,露天礦山71家/次、撤人522人/次,尾礦庫23座、撤人90人/次。
今年7-8月份,煙臺持續強降雨且降水區域極不均勻,造成部分區域發生洪澇災害,市縣兩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聞汛而動,即刻開展各項搶險工作。先后啟動1次III級防汛預警、1次IV級防汛響應和2次IV級防汛預警,組織2支市級隊伍、15支縣級隊伍共計809人,對15處城市積澇、3處地質災害等工程險情進行應急處置,在重點工程、低洼易澇點預置土工布、砂石料、擋水板、水泵等物資,累計投入排澇機械38臺(套)、工程機械12套等。同時根據監測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進行會商研判,科學設置人員轉移安置點、轉移路線,備好轉移車輛,明確轉移責任人,特別是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逐一落實轉移幫扶措施,扎實開展強降雨防范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