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該闔家團聚、充滿歡樂的春節變得有些冷清。但政府群眾齊心協力、共同防疫的鮮活場面,又讓這個特殊的春節有了另一種火熱。
“我要舉報我孫子”
大年初二下午,家住水利局家屬樓的任大爺來到了辦事處,他跟值班人員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孫子是從武漢回來的,我來登記一下。”
原來,任大爺的孫子在武漢讀書,早在1月初就從武漢返鄉,當時疫情并不嚴重。之后,隨著疫情的發酵,新聞媒體報道不斷,小區門口、單元門口甚至家門口貼滿了宣傳材料,家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讓任大爺的孫子進行自我隔離,并決定把情況上報政府。任大爺通過自家門上張貼的《寧海街道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的一封信》找到舉報方式,親自來到街道值班室將孫子的情況進行登記。
政府街片工作組隨后上門為任大爺孫子測量體溫,持續隨訪。目前,任大爺孫子已過14天潛伏期,無咳嗽、發熱、乏力等癥狀。
積極配合、主動上報,任大爺做出了表率,為全街道增添了共同抗擊疫情、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為您點贊!
“不打擾你們工作”
1月27日上午,師范路片包片領導付主任接到了一位轄區居民的電話,說要給辦事處送一箱消毒液,這位居民名叫陳淑芬。
陳淑芬大姐是寧海街道金嶺村的一位普通村民,過年這兩天,她積極響應號召,沒出去拜年、串門,盡量減少出行。通過朋友圈,她了解到寧海街道、社區、里村的干部們放棄了休息,積極投身于防疫抗疫的工作中,聯想起家門口貼的《一封信》,聯想起那些戴著口罩看不清臉的人在小區里消毒,陳大姐有些感動。寧海這么大的地界,挨家挨戶貼,就為了讓老百姓正確防護,減少出行。大過年的,我們躺在家里,樂呵著自己為社會做了貢獻,他們卻放棄跟家人團聚,堅持工作。 陳淑芬大姐想為街道的防疫工作出點力,跟家人商量后,她決定給辦事處送一箱消毒液。
1月27日臨近中午,陳大姐和家人開著車來到辦事處門口,沒有過多的寒暄,放下消毒液,陳大姐說了句“不打擾你們工作”,就匆匆離開了。
病毒無情人有情,這場戰“疫”中,我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人民群眾是我們最大的后援,眾志成城,共度時艱!
“吃點水果再走吧”
從大年三十開始,通海路片工作組的郝主任就多了幾個新朋友,親戚朋友一般十天半個月聯系一次,而這幾個新朋友,每天都要通話兩次,這些新朋友都是從武漢返牟的人員。
不管是通過摸排還是群眾舉報,只要發現武漢返牟人員線索,街道工作組都會第一時間上門走訪登記。可是大過年的,誰愿意一群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的人來家里。而且現在大家都躲著武漢返鄉的人,工作組來了家里,鄰里鄉親難免會猜到原因,造成不良影響。
開始,工作組對能否順利登記比較憂慮,為保障工作組成員安全,派出所為每組配了一名警務人員,而在實際的走訪中,大部分走訪人員對工作組工作十分配合,能如實回答問題,主動上報健康狀態,有些人家會給工作人員倒杯水,有一戶人家還邀請工作組成員吃點水果再走。郝主任說,雖然除夕、初一都沒休息,但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居民的廣泛理解、支持與配合給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以溫暖與信心。
“這是我們該做的”
1月28日上午,牟平“搭把手”公益組織來到寧海街道辦事處,送來了200個口罩。辦事處主任對他們表示了真誠的感謝,帶隊人說,這是我們該做的,特殊時期只能籌集到這么多口罩,但我們“搭把手”公益組織愿意隨時待命,聽從街道黨委政府調度,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無論平安歲月還是特殊時期,公益組織一直為社會輸出著正能量,匯集的是愛心,閃光的是人性。
永遠不變的初心
大年初二的辦事處,亮著的三盞燈,是三位書記的辦公室。領導干部沖上去,基層才能跟上來。
為提供詳細準確的疫情數據,寧海干部一直工作到凌晨。基層干部沖上去,群眾才能放寬心。
再次提醒廣大居民:
莫緊張、莫焦慮
調整情緒,適應變化,保持樂觀
街道全力抗病毒,大家安心宅在家
(關注寧海街道公眾號,
我們將及時提供真實詳盡的工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