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智能未來·華為轉型之道。3月25日—26日,由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推進服務中心、華為(煙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協辦的新一代工業智能總裁班&專家班,在煙臺城市黨建學院成功舉辦。
本次高層訓練營是創新中心自2020年6月啟動上線以來舉辦的第二期專題賦能培訓,活動邀請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企管學家,《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偉,華為高級管理顧問、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徐鵬,華為公司行業專家王勇杰、朱麟4位專家來區授課,來自萬華化學、正海集團、美瑞新材料、華海保險等企業的近百名企業高管和技術人員參加活動。
“創業階段形成的核心價值觀是支持企業創業生存與發展、凝聚員工、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企業做大后出現問題的深層原因是偏離了這個初心,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有要回歸初心。”黃衛偉教授在講述了華為文化的形成與傳承后,簡明扼要的道出了如何通過文化來推動企業商業成功的秘訣。
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企管學家黃衛偉講述華為文化
黃衛偉教授以《華為企業文化的演進》為題,分享了企業文化的含義、華為創業期間的企業文化、華為企業文化的與時俱進等內容。作為起草人,他重點介紹了《華為基本法》中“員工、技術、精神、利益、資源與文化”等相關條目,既在管理哲學的角度闡明了“目標與能力、聚焦與多元化、壓力與活力”等多個角度的辯證統一思想,也分享了華為公司“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群體奮斗精神及“墊子文化”“大排檔文化”的特色奮斗理念。
如果說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對新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對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應用,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骨骼和血脈。授課中,華為高級管理顧問,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徐鵬提出一個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新型技術“云大物智移”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哪些拓展思路?”徐鵬詳細解讀了企業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突破與融合應用,為參會企業單位帶來了一定的啟發和思考,共同突破關鍵發展瓶頸,在各自的領域內開疆拓土。
華為高級管理顧問,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徐鵬生動講解智能智造
正如徐鵬所說,基于ICT網絡、以人工智能為引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將我們帶入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智能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ICT領域,無論是物理層、業務層,還是接入層、管理層,依然存在“富饒的‘建設’、貧瘠的‘運營’”現象。同時,我們也驚喜地發現:目前業內已達成基本共識,未來的智能社會是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其價值在“用”而不僅僅在“建”。而其“用”地發揮離不開算力、數據和算法三要素,即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應用。
華為煙臺工業智能制造高層訓練營-專家班現場
我們已經認識到,不論從研發、產品創新還是整個的公司運營,華為已然成為國際化經營的典范。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2025預測,到2025年,企業人工智能利用率將達到86%。在這場變革和企業的蛻變中,華為如何“擁抱”人工智能?為什么要進行數字化轉型?授課中,華為全球培訓中心大數據&AI培訓工程師,墨爾本大學碩士朱麟,原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大數據研發工程師、河北工業大學碩士王勇杰引用實際案例,分別解讀了華為云知識計算、華為云數據使能等相關領域研發的方向及解決方案,并結合華為自身應用實踐進行分享,為大家揭開企業人工智能領域、尤其是工業智能領域的“一角”。
本屆人工智能總裁班&專家班的成功舉辦,是華為(煙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賦能、賦智煙臺企業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實踐的又一次積極探索和實踐。創新中心憑借華為的智力和技術優勢,與萬華化學、勝地汽車、斗山機械、新時代健康產業、舒朗服飾、一諾電子等14家開發區重點企業開展了聯合創新,在機械制造、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食品加工、服裝等十大行業,創新探索了“AI+機械制造”“AI+視覺檢測”“AI+安全生產”等多個工業互聯網應用新場景。
下步,創新中心將繼續構建“政、產、學、研、服、用、金”產業生態鏈條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生態圈,助力區內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綜合效益、推動傳統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互促共贏、協同發展。(通訊員:王楊)
責任編輯:胡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