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15日訊(記者 張婕)城市信用排名位居全國縣域首位,先后獲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評為“2023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市”。
以“信”賦能促發展,龍口市何以走在前列?近日,“改革風帆勁 萬億征新程”煙臺改革·媒體行集中采訪活動走進龍口市政務服務中心,記者實地探究龍口市創新實施優化營商環境集成改革的生動實踐。
建強體系 夯實跨越趕超工作根基
龍口市出臺全國縣級首個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要點;編制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單”,印發社會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指導性文件。
建成“一網三庫一平臺”智慧公共信用信息系統,聯通國家、省和煙臺市平臺,連接本地81個單位、509個村居、1038個基層網格,信用信息采集實現自然人和法人全覆蓋。
信用賦能 打造縣域一流營商環境
“由于信用信息良好,我們公司10萬噸TPU、6萬噸多元醇項目通過‘信用+標準地’審批服務,實現早開工、早投產、早建成。原本需要3個月左右才能完成的審批手續,如今1天的時間就能辦理完成。行政審批部門提供保姆式服務,采用‘拿地即開工’模擬審批模式,當天就實現項目四證齊發,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龍口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山東道恩降解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宗華告訴記者。
“我們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升級‘信易批’服務,將1594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在254項政務服務事項中實行告知承諾,申請人可在缺少部分申請材料且符合容缺辦理條件的情況下,實現業務先辦、材料后補,以告知承諾方式辦理企業登記注冊3500余家,時間壓縮50%以上”,龍口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呂春強介紹稱,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推行以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不見面”服務升級到3060項;將信用承諾納入“標準地”改革,助推重點項目“四證齊發”“拿地即開工”,受益企業已達38家。
同時,以“信用+監管”為企業降本減負。以企業信用評價等級為依據,實施分級分類精準監管,覆蓋60多個行業領域。建設“審批+監管+執法+信用”協同監管系統,實現審批和監管信息跨部門共享。
全民共建 塑優“誠信龍口”城市品牌
為深化重點行業領域信用應用,龍口市推動信用元素與行業部門業務多元融合,“信用+交通”“信用+醫療”等信用服務模式逐步構建。
“信易+”守信激勵全面落地。在龍口市,全民普及誠信積分“龍信分”,拓展“信易醫”“信易游”“信易行”等守信激勵場景。“信用龍口”小程序實名注冊人數突破22萬人,占戶籍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誠信“軟實力”構筑發展“硬支撐”。“我們從企業群眾關注較多的信用審批、集成服務入手,借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勢,以數據鏈接、以信用賦能,實現守信主體在辦事全流程中‘一路通行’,從而打造‘事項更少、效率更高、質量更優’的政務服務環境。”龍口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張忠濤表示。持續建設更優營商環境,龍口市以優質信用體系支撐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